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,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。
盆腔积液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。病理性盆腔积液可发生在盆腔炎、附件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之后,为盆腔炎的主要影像学特征。
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盆腔积液相关的知识。
【引起盆腔积液的原因】
1、医源性感染
有些女性在人工流产或引产时,贪图便宜选择不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,由于有些不正规医院对手术设备消毒不严格,从而容易引起医源性感染,进而导致盆腔积液。
2、不注意个人卫生
月经来潮时,如果不注意个人卫生,使用不洁卫生棉、卫生纸或在月经期进行性生活,给细菌提供了良好机会,容易引发盆腔炎,通常会产生一些炎性液体。
3、妇科炎症
如果有慢性感染病灶,可能是卵巢、输卵管盆腔内的炎症引起的盆腔积液。除此之外,也有少数会因为结核或者肿瘤以及宫外孕破裂、黄体破裂、盆腔脓肿、巧克力囊肿或卵巢癌而引起盆腔积液。
【盆腔积液的症状及表现】
1、下腹坠胀、小腹一侧或两侧疼痛
慢性炎症可能造成体内器官和体腔壁发生粘连及盆腔充血,导致下腹部坠胀、疼痛及腰部酸痛。这种感觉常在劳累、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重。
2、抵抗力下降
盆腔积液引起的全身症状多不明显,有时可能低热、乏力。患病时间较长的患者,部分可能出现精神不振、周身不适、失眠等情况。患者抵抗力差时,盆腔积液容易急性发作。
3、月经紊乱
并发盆腔淤血患者,月经可能增多。卵巢功能损害时,可能会月经失调。
4、不孕
不孕是盆腔积液常见的症状。如果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堵塞,就会出现不孕的情况。
【盆腔积液的治疗】
1、生理性盆腔积液的治疗
生理性盆腔积液是指正常的盆腔积液,不需要治疗。可通过B超检查观察到,如果积液的深度小于3cm,没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,通常是不需要处理的。
如果稍微多于3cm就需要结合患者的月经期、排卵期、有无腹痛、腹胀等情况来判断是不是病理性盆腔积液。排卵期、月经期或者月经刚结束的时候,积液可能会略有增多,但如果没有其他任何异常,即使稍微多于3cm也不必大惊小怪。
2、病理性盆腔积液的治疗
物理治疗:温热的良性刺激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。改善组织的营养状态,提高新陈代谢,以利炎症的吸收和消退。
药物治疗:采用抗炎药或激素类药物对症治疗。
手术治疗:这需要依据患者的个人具体情况制定手术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