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腹直肌分离】产后想收肚子,这些行为越做越后悔!   

发布日期:2023-01-02 来源:www.tmsfk.com作者:杭州天目山医院


 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,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,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,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,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,肌纤维上端起自第5~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,下止于耻骨上缘(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)。

  宝妈A:你是不是刚生完小孩?
 
  宝妈B:是啊,生完小孩4个月了,感觉自己肚子实在太大,想赶紧瘦下来。
 
  宝妈A:啊!你除了跳绳还有什么锻炼?有做产后康复吗?检查过腹直肌分离吗?
 
  宝妈B:就做可以收肚子的锻炼啊,仰卧起坐、平板支撑什么的,天气好的时候出来跳跳绳。
 
  ……
 
  宝妈B:腹直肌分离是啥?
 
 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
 
 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,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,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,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,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,肌纤维上端起自第5~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,下止于耻骨上缘(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)。
 
 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,随着腹部或子宫的增大,会将腹肌拉长,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,大多数女性的腹部肌肉都会出现一个空隙。这个空隙通常会在产后4-8周后逐渐关闭。对于一小部分女性,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。这种状况称作“腹直肌分离”。
 
  如何自我检测腹直肌分离?
 
  我们常有“6块腹肌、8块腹肌”的说法。事实上,腹直肌只有两块,左右各一块,但是肌全长被3-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6-10个肌腹。当腹直肌发达时,肌腹之间的分隔就会很明显,形成所谓的“6块腹肌、8块腹肌”。
 
  腹直肌分离就是指左右两条腹直肌向两边分开了。具体分开到什么程度,通过手诊即可判断:
 
  Step1:平躺,膝盖弯曲,露出腹部。
 
  Step2:以脐水平面为例,将一只手的两根手指并拢,指尖垂直腹部轻轻插入。因为腹直肌为由上往下的长条形,所以从肚脐上2cm到肚脐下2cm每个平面分离的距离都要检测。
 
  Step3:指尖插入的同时,将头及肩膀从地面抬起,感受腹直肌对手指产生挤压感。
 
  Step4:放几指进去后,能感受到挤压感,就认为测量结果为几指。如果手指不够的话,可以两指分开,找到腹直肌的内侧缘,用尺子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。
 
  腹直肌分离千万别做这些
 
  1、不做挤压腹白线的运动
 
  避免会挤压腹白线和使腹部向外凸起的运动,比如常见的仰卧起坐。频繁进行这些动作之后,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可能会恶化。另外,大家比较关心的平板支撑,建议腹直肌分离状况恢复到2指以内再进行。
 
  2、不做扭曲脊柱的运动
 
  避免负重,避免会扭曲脊柱的运动。比如常见的卷腹系列,包括卷腹、侧向卷腹、反向卷腹、空中单车等等。
 
  3、不做后仰的动作
 
  避免后仰式和伸展脊柱的运动也被排除,比如桥和仰卧两头起。此类动作难度很高,即使是怀孕前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吧。
 
  4、不依赖束腹带
 
  有些用来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方法很有争议,比如有些人建议锻炼时使用束腹带,理由是可以紧致、抚平腹部。从长远来看,束腹带作用并不大。束腹带有个硬伤,只是被动地压缩腹部,而不是主动锻炼到腹横肌,无法发挥其稳定腹部的作用。长期使用此类外部支撑的设备,肌肉反而可能无法正常工作。
 
  另外如果绑的太紧,会使腹内压升高,增加盆底肌的压力,反而会增加子宫下垂、阴道壁膨出的几率。
 
  所以如果腹直肌分离特别严重的产后妈妈,在下地行走的时候,适当用一下束腹带,并且不要只绑在腰上,下面的骨盆也要连带着绑上一部分,起到固定的作用。而对于腹直肌分离比较轻的、或者是没有腹直肌分离的、想要瘦肚子的产妇,使用束腹带意义有限。
 
  5、不暴饮暴食
 
  孕期未控制饮食,营养不均衡,体形肥胖,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,这也是腹直肌分离的诱因之一。
 
  不暴饮暴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吃,一来饮食过少也会致使营养不良,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不足,二来产后泌乳需要能量补充。产后妈妈可以咨询营养门诊医生,做到合理饮食,既保证了泌乳需求,又控制了体重。
在线咨询
预约挂号

本文地址: https://www.tmsfk.com/chfzjxf/119756.html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

上一篇:腹直肌分离有什么危害? 下一篇:最后一页

温馨提示

来院后进入一楼大厅,有导医接引,报上预约号(通过网络或者电话预约,医生会安排预约号)核对姓名后,导医迅速安排你就诊,无需排队!

■ 科普知识

您的位置:首页 > 产后康复 > 产后腹直肌修复 >

【腹直肌分离】产后想收肚子,这些行为越做越后悔!   

温馨提示:为了节约您的手机流量,建议您可以通过以下渠道咨询
  宝妈A:你是不是刚生完小孩?
 
  宝妈B:是啊,生完小孩4个月了,感觉自己肚子实在太大,想赶紧瘦下来。
 
  宝妈A:啊!你除了跳绳还有什么锻炼?有做产后康复吗?检查过腹直肌分离吗?
 
  宝妈B:就做可以收肚子的锻炼啊,仰卧起坐、平板支撑什么的,天气好的时候出来跳跳绳。
 
  ……
 
  宝妈B:腹直肌分离是啥?
 
  什么是腹直肌分离
 
  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两侧,被包埋于腹直肌鞘内,为上宽下窄的带状多腹肌,左右腹直肌内侧以腹白线相隔,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嵴,肌纤维上端起自第5~7肋软骨前面和胸骨剑突,下止于耻骨上缘(耻骨结节与耻骨联合之间)。
 
  在怀孕期间和分娩过程中,随着腹部或子宫的增大,会将腹肌拉长,使两条腹直肌从腹白线的位置分开,大多数女性的腹部肌肉都会出现一个空隙。这个空隙通常会在产后4-8周后逐渐关闭。对于一小部分女性,在怀孕期间腹部肌肉可能会被过度拉伸。这种状况称作“腹直肌分离”。
 
  如何自我检测腹直肌分离?
 
  我们常有“6块腹肌、8块腹肌”的说法。事实上,腹直肌只有两块,左右各一块,但是肌全长被3-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6-10个肌腹。当腹直肌发达时,肌腹之间的分隔就会很明显,形成所谓的“6块腹肌、8块腹肌”。
 
  腹直肌分离就是指左右两条腹直肌向两边分开了。具体分开到什么程度,通过手诊即可判断:
 
  Step1:平躺,膝盖弯曲,露出腹部。
 
  Step2:以脐水平面为例,将一只手的两根手指并拢,指尖垂直腹部轻轻插入。因为腹直肌为由上往下的长条形,所以从肚脐上2cm到肚脐下2cm每个平面分离的距离都要检测。
 
  Step3:指尖插入的同时,将头及肩膀从地面抬起,感受腹直肌对手指产生挤压感。
 
  Step4:放几指进去后,能感受到挤压感,就认为测量结果为几指。如果手指不够的话,可以两指分开,找到腹直肌的内侧缘,用尺子量内侧缘之间的距离。
 
  腹直肌分离千万别做这些
 
  1、不做挤压腹白线的运动
 
  避免会挤压腹白线和使腹部向外凸起的运动,比如常见的仰卧起坐。频繁进行这些动作之后,腹直肌分离的情况可能会恶化。另外,大家比较关心的平板支撑,建议腹直肌分离状况恢复到2指以内再进行。
 
  2、不做扭曲脊柱的运动
 
  避免负重,避免会扭曲脊柱的运动。比如常见的卷腹系列,包括卷腹、侧向卷腹、反向卷腹、空中单车等等。
 
  3、不做后仰的动作
 
  避免后仰式和伸展脊柱的运动也被排除,比如桥和仰卧两头起。此类动作难度很高,即使是怀孕前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吧。
 
  4、不依赖束腹带
 
  有些用来治疗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方法很有争议,比如有些人建议锻炼时使用束腹带,理由是可以紧致、抚平腹部。从长远来看,束腹带作用并不大。束腹带有个硬伤,只是被动地压缩腹部,而不是主动锻炼到腹横肌,无法发挥其稳定腹部的作用。长期使用此类外部支撑的设备,肌肉反而可能无法正常工作。
 
  另外如果绑的太紧,会使腹内压升高,增加盆底肌的压力,反而会增加子宫下垂、阴道壁膨出的几率。
 
  所以如果腹直肌分离特别严重的产后妈妈,在下地行走的时候,适当用一下束腹带,并且不要只绑在腰上,下面的骨盆也要连带着绑上一部分,起到固定的作用。而对于腹直肌分离比较轻的、或者是没有腹直肌分离的、想要瘦肚子的产妇,使用束腹带意义有限。
 
  5、不暴饮暴食
 
  孕期未控制饮食,营养不均衡,体形肥胖,会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下降,这也是腹直肌分离的诱因之一。
 
  不暴饮暴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吃,一来饮食过少也会致使营养不良,造成肌肉组织弹性不足,二来产后泌乳需要能量补充。产后妈妈可以咨询营养门诊医生,做到合理饮食,既保证了泌乳需求,又控制了体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