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这件事,不管是头胎还是二胎,对女性来说都不会太轻松。从备孕开始的时刻准备着,到孕期的小心翼翼,顺利分娩之后,本以为能安心静养恢复身材,可还会被一些糟心的事纠缠上,比如说:
你有没有跑着笑着跳着就尿了?
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变“松”了?
你有没有对夫妻生活失去“兴趣”了?
如果有的话,你得关注一下你的盆底肌了。
置之不顾,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,情况会更加糟心,也可能之后控制不住的漏尿和脏器脱垂会让你尴尬和难以接受。
盆底肌,产前幸福肌
很多人认为盆底肌是一块肌肉,但其实盆底肌是一个“庞大的”肌肉群。
女性的盆底肌肉,密切关系着女性的健康和“性”福。起到承托和支撑着膀胱、子宫、直肠等盆腔脏器,还起到控制排尿、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、增加性快感等多项生理活动。
盆底肌,产后尴尬肌
妈妈在孕期随着胎儿体重的增长,子宫逐渐增大,盆底的肌肉受到重力的压迫,以及分娩时(顺产/剖宫产)对盆底肌肉和韧带等组织会造成损伤,使盆底肌肉的弹性明显下降。
一旦盆底肌变得松弛,就会出现尴尬漏尿、子宫脱垂、大便失禁、阴道排气等困扰。
这些不应该再成为产后妈妈的难言之隐,因为呵护盆底,跟保养皮肤和塑造体型同样重要。
盆底呵护,做好自我预防
在自己平时的生活中,学会做凯格尔运动,具体方法:缩紧肛门保持3-5秒,然后放松3-5秒钟,收缩时吸气,放松时呼气,收缩保持逐渐延长至5-10秒。每天2-3次,每次10-20分钟,每周3-5天。
除此之外,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维持体重,注重饮食等,由此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。
拒绝松弛,紧致生活
如果出现严重的盆底功能性障碍,就需要借助科技的力量,让盆底肌尽早恢复正常。较佳恢复时间为产后42天内。
保护盆底肌建议这么做
产后42天复查时,到医院做一个盆底肌功能测试。可以判断盆腔脏器有无脱垂情况,子宫、附件有无异常、有无压力性尿失禁等,是女性产后身体恢复情况的重要评判检查。而如果检查出盆底肌功能受损,那么建议你抓住产后42天-6个月的盆底肌康复黄金期,进行康复治疗,增强盆底肌的弹性和支撑能力,改善产后阴道松弛、尿失禁、子宫脱垂等一系列由于盆底肌松弛引起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