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,国际上逐渐统一了认识——尿失禁是一种疾病。根据国际尿控协会最新统计表明,尿失禁已成为继肿瘤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骨质疏松后的世界五大疾病之一。长期的尿失禁会导致泌尿系统严重病变,如引发盆腔炎、膀胱炎、阴道炎、性生活障碍、膀胱癌及尿毒症等疾病。
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把它当做"常态“:
第一,发生率太高,觉得很常见。据统计,咱们国内女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0%~40%,中老年女性尿失禁患病率高达50%,可见这个发生率有多高,特别普遍,特别是产妇和中老年群体,所以很多人把它当成是衰老和怀孕的正常现象;
第二,认知缺乏,了解得比较少。其实,很多孕产期妈妈都知道自己有漏尿症状,但她不去就医或向专业医生了解,而是去问老一辈们或者同是孕产期宝妈,发现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这种情况,所以认为是这是很正常现象,然后就不了了之了。
第三,普及不够,发展比较晚。由于咱们国家的盆底康复技术发展得比较晚,对相关盆底知识普及不到位,没能让尿失禁的患者认识到这是一种疾病,一种需要治疗、可以治愈的病。
另外,值得注意的是,尿失禁的就诊率仅为9.4%,其中真正找对治疗专科就诊的仅0.7%,可见就诊率很低!所以,从此刻开始,大家一定要意识到,漏尿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病,应该引起高度重视,治疗宜早不宜迟,千万别再把"病态"当"常态"。
生完孩子的你,有没有漏尿这种难以言说的经历?
偷偷告诉你,很多宝妈都经历过,冷不丁的打个喷嚏或者是咳嗽一声,小便就不由自主的流了出来,这种不受控制的感觉真的不好很尴尬!
01、漏尿,不致命,但成“癌”!
漏尿,在临床上叫“尿失禁”,经常表现为咳嗽、打喷嚏、大笑等腹压增加的时候不自主溢尿,多发生在产后和上了年岁的女性身上。
如果你觉得:“漏尿,还怪尴尬了,不好意思说出口,算了,我忍着吧!”或者觉得:“生理正常变化,又不致命,漏点尿也算正常,勤换裤子就行。”这种想法赶紧打住!
尿失禁,虽然不致命,但是成了很多宝妈的“社交癌”。
想象一下,你本来和朋友约着出门逛逛街,喝喝下午茶的,谁知道走路的时候,漏尿裤子湿了。这个场景,真是要有多尴尬,就有多尴尬。
就这么说吧,经常漏尿,不仅会让人沮丧、焦虑,影响正常的生活;也可能会引起湿疹、褥疮、皮肤感染及泌尿系统炎症,必须重视!
02、只有顺产会漏尿,剖腹产不会?
错了!错了!错了!产后会不会漏尿,和顺产还是剖腹产的关系并不大,得看你的盆底肌给不给力。
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,在怀孕期间,由于激素影响和子宫的增大,盆底肌都会受到极大的压力,并被牵扯拉大,导致盆腔肌松弛。
如果在孕中和产后没有特别的调养和针对性地锻炼,盆底肌得不到恢复,可能就会像关不上的水龙头或者弹性变大的吊网,使尿道对尿液的控制能力降低所致,从而出现尿失禁。
另外,还可能会伴随其他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,如脏器脱垂,性功能障碍、慢性盆腔疼痛、尿潴留等。
总的来说,剖腹产也是会漏尿的……
03、如何自检有没有尿失禁症状?
有一项临床调查显示,若生完产3个月后,仍然有尿失禁时,可以很肯定的说将有9成的机率会持续出现漏尿情况,一定要高度重视。
关于尿失禁的自检方法如下:
①咳嗽、打喷嚏、跑步或者拎重物时,有没有漏尿现象发生?
②能否保持尿液2.5小时?
③在排尿时,尿液有没有不自觉地断断续续?
④是否会每天频繁去厕所,来不及去厕所?或者你是否认为自己“膀胱小”?
⑤是否有来不及如厕或解开衣裤就漏尿的情况?
⑥当你排尿时,是否感觉到痛或者不舒适,比如灼痛感?
如果你有以上症状,请尽快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,要当心患上“尿失禁”了!
04、漏尿这件事,怎么康复治疗的?
目前,尿失禁的治疗的方法主要是:居家盆底肌训练也称凯格尔训练、盆底康复器(阴道哑铃)、电刺激治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