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胎政策的大力推广,许多年轻妈妈更是想为今后的二胎打好基础,于是将盆底肌修复安排上日程。
盆底肌是女人的第二张脸
盆底被称为女人的“第二张脸”,这一说法说明了盆底的重要程度。很多产后女性都深有体会,她们中的许多人都尝到了不重视盆底修复带来的苦楚。
怀孕期间,胎儿的重量都压在盆底上;阴道分娩时,胎儿挤出产道更会对盆底组织造成极度的牵拉。
产后盆底肌损伤严重,肌力减退,就会出现一系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,如:大笑、咳嗽、打喷嚏、爬楼梯、拎重物时小便会不由自主地流出;尿频、尿急、憋不住尿;走路、跑步、做家务时总感觉下体有东西脱出;性高潮减少,甚至疼痛……
盆底肌如何“保养”
骨盆恢复
十月怀胎,宝宝的重量使得妈妈的骨盆变大,这就是从少女变成大妈的重要一步,进而分娩时耻骨分离,使得整个骨盆变形,髋关节移位,形成“大屁股”的骨架,大妈的形态显露无遗。所以产后恢复要做的就是配合适量的运动进行骨盆的恢复,把“大妈”的屁股给拉回来。
子宫恢复
当孕育了10个月的胎儿从母体娩出的那一刻起,小宝宝就开始了自己的生活,可产后子宫不会一下子就恢复到原来的状态。需要关心和照顾,这样才能早日恢复健康。
分娩以后,随着胎盘的排出,子宫的大小与重量也会逐渐变回到原来的状态。但是,这个过程大约需要6周的时间。
阴道及盆底组织
由于怀孕的缘故,不可避免的是外阴、阴道及盆底组织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,下面逐一来说明其变化与恢复。